根據對上海整包的調查,確實有很多整包企業選擇了與中小定制品牌合作。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中小定制品牌更靈活,迫于形勢大力發展整包渠道;另一方面,定制領導之前對整個套餐渠道不夠重視。那么應該如何看待自組裝的發展對現在和未來定制家居行業的影響呢?
我們總結了以下三點:
1)目前真正的組裝公司數量有限,與定制的合作模式多種多樣,短期內會導致一定的分流。最終還是要看哪種合作模式最有優勢。
從我們調查的11家組裝公司和定制合作模式來看,使用自有品牌的是萬連鎖;與一線、二線定制品牌合作的有金螳螂家居、融信、行業巔峰諾華、愛空間?,F階段確實是一線定制品牌沒有利用好整個渠道。
從整包企業的角度來看,與定制合作的方式有四種:自建工廠、與中小定制品牌合作、與一線定制品牌經銷商合作、與一線定制品牌廠商合作。
自建工廠看起來很美,但由于定制和裝修對企業關鍵資源要素的要求不同,很容易陷入工廠長期虧損的泥潭,風險較大;雖然和一線定制品牌合作價格略高,但價格也更高,更容易獲客。同線定制品牌的廠商合作利潤比較高,而且可以避免整包企業內部人的尋租問題,對提高整包企業的盈利能力有很大幫助。
2)傳統家裝渠道對定制客戶也形成一定分流,但更重要的是定制品牌力。
小型家裝公司分流中小型定制品牌獲得更高的返點,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流定制客戶。另外,隨著土巴兔、齊家網的崛起,近1-2年開始涉足定制家具,可能會增加小品牌的曝光率。但從趨勢上看,小型家裝企業逐漸引入,數量越來越少,分流力度相對有限。而且小家裝公司的品牌力不強,接單能力有限,所以中期的關鍵是定制自己的品牌力。

3)整個裝配公司的長期和定制企業主要是合伙企業。
是家裝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原因一是消費者有這樣的需求,原因二是自裝的模式提高了整個產業鏈的資源配置效率。但我們也指出,整包企業做大并不難,主要面臨兩個困難。一是供應鏈難,要和大品牌建材企業談供應,還要自建倉儲物流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對原有經銷商的利益格局也有影響,復雜度高;第二,打造品牌需要解決裝修交付質量不穩定的問題,這就需要對工人進行持續的工藝培訓,對工頭和工人進行持續的評估和篩選。所以整包企業很難快速成長起來,需要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沉淀下來。
所以我們認為,從中長期來看,整包公司和定制企業主要是合伙關系,整包公司不可能把自己的定位變成甲方,未來整包公司需要利用定制品牌來提高他包的認可度。